回主頁 >
加尼福尼亞州簡介 加州矽谷〈Silicon Valley〉 矽谷〈Silicon Valley〉在哪裡呢?事實上在地圖上是找不到這一個城市,矽谷是由許多的城市所組合而成的,加州有兩個世界著名的都會區,一個是南加州的洛杉磯都會,另一個是北加州的舊金山都會,一般稱為舊金山灣區,簡稱灣區〈Bay Area〉。舊金山灣區的南灣〈South Bay〉地區便是矽谷,像是聖荷西〈San Jose〉、桑尼維爾〈Sunnyvale〉、佛利蒙市〈Fremont〉、聖大克拉拉〈Santa Clara〉、庫帕蒂諾〈Cupertino〉等等。因為矽谷位於全球高科技發展的重鎮,所以在這一地區的大小城市希望和矽谷沾點親帶點故,讓世人對它們刮目相看。舉例說明,桑尼維爾號稱是「矽谷的心臟」〈The Heart of Silicon Valley〉;聖荷西則以面積廣大的優勢自稱「矽谷的首都」〈The Capital of Silicon Valley〉;甚至於連遠在東灣不起眼的聯合市〈Union City〉 ,居然也以「矽谷的大門」〈Gateway to Silicon Valley〉自居。根據史丹佛大學諾貝爾獎得主William Shockley稱,真正的矽谷誕生地應該位於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一幢建築裡,因為在那裡建立了第一個製造晶片的實驗室。
 | 聖荷西及附近城市 |
在台灣,大家都稱美國的資訊科技重鎮 Silicon Valley 為「矽谷」,而在新加坡,它被叫做「硅谷」。愈來愈多人稱矽谷為“全球高科技重鎮”,著名的公司如蘋果、惠普、昇陽、英特爾和 IBM 等等都位於矽谷,而成百上千與電腦科技相關的公司都在此佔有一席之地。在聖荷西,因為矽谷大名的影響下,聖荷西水星報〈San Jose Mercury〉也自稱為「矽谷之報」〈Newspaper of Silicon Valley〉,就連穿過該地區的一段101號高速公路也被稱為「資訊超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舊金山灣區是文化多元之地,堪稱有美國民族大熔爐的縮影,由於近十幾年來,亞洲人(包括黃種人和印度人)大量移民到美國,其中又以加州為主要落腳處。在矽谷有些地區,亞洲人密度高居全美第一,有些城市甚至高達百分之五十,例如東灣的佛利蒙市亞裔即超過百分之五十,南灣的庫帕蒂諾也有百分之三十六是亞裔。許多亞裔是擁有高學歷的科技新貴,這也帶動了當地文化的融合,在當地的主流超市可以買到醬油、富貴竹和招財貓,在灣區的華人社區裡,中餐館的密度相當高,在一些大部分由華人經營的購物商場內,從珠寶、超市到南北雜貨,應有盡有,連不會說英文的老人家自己去購物也沒有語言上的障礙。在南灣以台灣人居多的庫帕蒂諾市的大華商場裡,「講台語嘛也通!」。矽谷的華人以新僑居多,大部分是來自台灣的移民,隨著中共的改革開放,大陸移民也有快速增加的趨勢,此外,越棉寮華人也為數眾多。 高科技產業員工選擇在矽谷工作及企業選擇在當地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為當地提供美麗自然環境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以及清新的企業形象。另一個原因就是當地的高等學府所帶來的技術轉移,例如史丹佛大學所在地帕拉圖市〈Palo Alto〉就號稱為「矽谷的誕生地」〈Birthplace of Silicon Valley〉。其他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都帶動了當地的高科技產業,也為當地的發展帶來了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人才資源。其中的史丹福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和舊金山加州大學都具有全國性知名度,此外,舊金山州立大學建校超過一百週年,比她更早四十二年成立的聖荷西州立大學,是加州州立大學系統中的第一所。 在矽谷,往南可到洛杉磯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拉斯維加斯賭城等地遊玩,位於聖荷西南邊大約四十分鐘車程的大蒜產地吉爾若〈Gilroy〉購物中心是矽谷居民購物的天堂,或是到卡密爾〈Carmel〉小鎮或是聖荷西西南邊的聖他克魯茲〈Santa Cruz〉海岸一日遊,也可以往北開車四個小時到太浩湖〈Lake Tahoe〉或內華達州的另一個賭城雷諾〈Reno〉一遊,往北可到那帕〈Napa〉酒鄉,品嚐葡萄美酒。 最近幾年矽谷經歷了經濟不景氣的低潮,這個高科技產業的重鎮,比起從前的光榮景象更是相形蕭條不少,幾乎每家在矽谷的大公司都免不了走上裁員一途,許多熬不過去的Start-Up (剛成立的小公司) 也都關門大吉了。矽谷也出現了極大的改變,許多生活習慣上的改變如吃飯及找車位不再需要排隊,申請移民簽證也不再大排長龍,租房子及買房子也不需要競相加價才能得到房子了。矽谷目前正在靜靜的等待下一波的經濟復甦,好再大顯身手。數年前每半個小時創造一個百萬富翁的矽谷是科技業者美夢成真的天堂。一般而言,矽谷是個充滿機會、也充滿希望的地方。
|